【师说师行】周德才:甘为人梯谱诗篇 德才兼备育桃李

时间:2024-05-31 11:18:00

    潜心钻研十余载,收获丰硕成果;教书育人满桃李,不忘立德树人。在薪火相传中,他不仅亲力亲为,在科研之路披荆斩棘,也亦师亦友,为学生发展指点迷津。人如其名,“德才兼备”是他的真实写照。他就是荣获南昌大学第二届“十大优秀研究生导师”的经济管理学院金融学系原主任、无党派人士、校知联会常务副秘书长——周德才教授。

image.png


深耕耘:孜孜不倦,勤勉不懈

在确定研究生学习方向时,经过审慎考虑,周德才没有随波逐流地选择环境经济学、金融学等热门专业,而是选择了符合自己兴趣特长的计量经济学。求学期间,周德才巧妙地将所学与爱好相结合,确定了金融计量的研究方向。研究生毕业后,周德才尝试过很多职业,当过公务员,去过外企,也自己创过业。可是这些工作都没有给予他期待的幸福感。他发现自己并不擅长社交,更擅长学术研究,便萌生了回母校任教的念头。

在南昌大学任教,周德才教授专注科研与教学任务,常常工作到凌晨,他在自己热爱的领域中从不觉得劳累。“有人不理解,说我每天六点起,只睡五六个小时,太辛苦了。”谈到这里他欣慰地说,“我有一种使命感,找到了自己喜爱的事情,我真的不觉得累,甚至感觉自己在工作中活力十足。”十几个年头,周德才教授始终初心不改,在科研领域中深耕耘。他以第一排名获得江西省高校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,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、三等奖4项,并在权威刊物上发表40多篇论文。谈到学术之路,他说:“我一直相信,天才是99%的汗水和1%的天赋。”

image.png

精育人:春风化雨,润物无声

“我特别赞同张瑞敏的一句话,赛马不相马。”周德才教授对每一个同学一视同仁,不会因为过去专业、成绩而草率评判,而是在学习生活中分析每个人的实际情况,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兴趣所在。

很多跨专业学生基础比较薄弱,周德才教授往往要求大家补齐三个基础。第一是理论基础,他将相关基础理论课本书单总结出来,让同学们自学了解金融方面基础知识;第二是工具基础,手把手指导同学们做计量模型,从中穿插一些改进现有模型的练习;第三则是创新基础,通过教授学生编程课程,激发学生对创新创造的热情和兴趣。

学生潘雪在毕业论文致谢部分写道:“从论文开题到写作,老师都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,尤其是实证部分,大到模型原理,小到每一步操作,事无巨细,谢谢老师一次又一次的精心点拨与热忱鼓励。”在这种培养方式下,本硕学生获得丰硕科研成果,在市场调研大赛中获得全国一等奖,本科生在A类期刊上发表论文,4位研究生论文被评为省级优秀硕士论文。

崇雅行:铸魂育人,品格为根

“先成人,再成才。”是周德才教授一直以来培养学生的理念。他希望学生要在校内培养良好品格,并将此带入社会。他在每周的例会上反复教育告诫学生,在工作岗位中不能被名利钱财所诱惑。他言传身教,常常用自己的求学经历感召学生。“家里条件不好,初中时家里没钱买衣服,大冬天只穿了一件衬衫,冻得直打哆嗦,我的数学老师看到后把我叫过去,从箱子里翻出一件羊毛衫给我穿上,鼓励我好好学习。我那时就想,一定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。现在你们生活条件好了,更要努力学习,成为社会栋梁。”

无论树人还是育才,周德才一直坚持身教重于言教,充分发挥了榜样的力量,不断影响着一批又一批学子。学生李兰感恩道:“周老师时常对我们强调勤奋与刻苦,他认为我们青年人就应该以坚韧不拔、刻苦向上的品质与态度来对待生活,对待学业,他自己也是如此身体力行,夜以继日。他对学术的热忱、对知识的信仰、对生活的认真深深影响了我,也让我决心向他学习。”

挑灯伏案,唯有键盘声响,打破夜的寂静。电脑屏幕的亮光闪耀,照亮了无数学生的前程。十余年如一日,周德才会一直把“德与才”作为要求自己和培养人才的标准,不断落实在实际行动中,为“幸福经管”不懈奋斗。

文章来源:南昌大学新闻网